1、“交钥匙”
报一个总装修价,全部装修项目都包括在里面,甚至包括电器、洁具、配套设施等,给予的承诺是“你不用操任何心,装修完我把钥匙交给你,你只管入住就行了”。这种大包价格不透明,很容易做手脚。
2、“打闷包”
将多个装修项目加在一起,报一个混合价格,既包含这又包含那,这种报价你既看不清也看不懂,这样就便于将一些高出的价格隐藏在其中。“虚报量”:预算中虚报工程量,这里
多一点,那里多一点,汇总起来肯定是多报许多,而消费者恰恰缺少工程量计算方面的知识,于是就会落入陷阱
3、“漏项目”
报价中故意省去一些必做的装修项目,抓住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,先以低价吸引进来,施工中再逐项提出来,让你不得不做,处于“骑虎难下”的境地。
4、玩材料”
设计阶段抬高材料价格,或混淆材料品牌、等级,施工阶段则以次充好、偷梁换柱、吃拿回扣等。家装的整个过程都可能存在“玩材料”的陷阱。不用价格很透明的名牌产品,而用没名气的产品替代,让消费者不清楚价格,例如,乳胶漆辅料报价6元/平方米,而实际价格在2元/平方米以下。
5、“虚打折”
先报出很高的价格,然后再给予打折优惠,而实际上打折后的报价比实际造价还是高很多。
6、拆项
把一个项目拆成几个项目,单价下来了总计却上去了,例如,把贴墙面砖拆成墙面基层处理和贴墙砖两个项目。
7、单位变换
把原本应该按平方米报价的项目改为按米报价。例如,门套一般装修公司都按“只”报价,但有些装修公司却按米报价,这样一只门套就变成了5米,单价下来了,总价却上去了。